760平方公里土地,275组艺术家作品,越后妻有艺术三年展2024今夏启幕
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即“大地艺术节-越后妻有艺术三年展”)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国际性艺术节,同时也是日本各地域型艺术节的先驱。
越后妻有,这个川端康成笔下的“雪国”日趋老龄化、少子化、人口流失情况严重,地区活力日渐凋敝,而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艺术的力量重新激活地域为愿景而诞生,不知不觉中已然走过四分之一个世纪。
如今,当我们共同面向的问题、困惑与期待,在大地上被展现,人类蕴藏于自然之中呼之欲出的东西将会是什么呢?
2024年5月15日,“大地艺术节-越后妻有艺术三年展2024”中国新闻发布会在上海花园饭店举行。
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实行委员会委员长关口芳史,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总监北川富朗,瀚和文化创始人、大地艺术节中国项目总策划人孙倩,NPO越后妻有里山协动机构和ART FRONT GALLERY代表,中国艺术家代表马岩松、刘建华、施勇、沈烈毅、TANGO,以及文化艺术界与媒体嘉宾共同出席了发布会。
跨越四分之一世纪的艺术节
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实行委员会委员长(艺术节举办地十日町市市长)关口芳史在发布会上表示:“25年中,‘人类蕴藏于自然之中’这一基本理念从始至终不曾改变,我们或勇敢战胜或坦然接受了地震、暴雪、暴雨等来自大自然的诸多挑战,却依然感恩于大自然的恩惠,依然与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同呼吸共命运。在旅游者兴奋不已的背后,是当地人代代相传的艰苦奋斗、坚忍不拔的精神和坚定的信念。”
来自41个国家和地区的275组艺术家创作的作品将在760平方公里土地上的住宅、学校、建筑设施、户外和公园里进行展示,举办这样一场能够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约50万游客用平均两天一夜的速度游览的艺术节,其规模之大、筹备工作量之多堪比世博会。大地艺术节模式的创立者、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总监北川富朗如此总结道。
正因为如此,每天都有约200人在参与艺术节的运作。……如何灵活运用艺术自古以来所具有的在大自然中与自然共生的特性,让艺术不仅仅只是一件作品,更是一个创作和呈现作品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会发生人与人之间意想不到的碰撞。
"艺术不是摆在大都市的美术馆里用来评价的,艺术是在整个空间与生活场景交织而迸发出来的、犹如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化学反应的瞬间爆发力与持续力的产物。"
与人们普遍认为“当代艺术属于城市”的看法不同,北川富朗认为在资源匮乏的乡村,新的艺术呈现已经展现在我们面前,她与一直存在的已然商品化的艺术截然不同。艺术已经成为建立在大地上的纪念碑,她记载着那里的历史和生活。
230多件永久作品,一个没有屋顶的美术馆
“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举办以来,成功召集了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位艺术家为展览进行艺术创作。其中不乏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Marina Abramovic)、詹姆斯特瑞尔(James Turrell)、草间弥生(Yayoi Kusama)等当代艺术界的殿堂级人物。
大部分的艺术家都亲临展览现场,以身体力行的方式参与到创作中。艺术节还为广大的年轻艺术节提供机会,使这里成为多元文化、活力四射的国际舞台。
正是这样极具魅力的艺术号召力,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纷纷来到这个偏僻的山乡。25年来积累下来的230多件永久作品,散布于越后妻有各处,每个慕名而来的游客都可以从艺术指引手册、观光地图以及海量的作品导引标示中轻松找到它们,“大地艺术节”也因而被誉为“没有屋顶的美术馆”。
由此,当地的旅馆、餐饮、交通、农业、手工制造等产业,也随之获益。十日町地区每年的观光游客达到300万人次。“大地艺术节”不但成为当今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艺术旅游目的地,更成为国际社会竞相模仿学习的“地域创生”成功范例。
中国艺术家的大地“日常”
这是一个因艺术而充满能量和希望的地方,就像一束光。当你踏上这片土地,深处自然之中时,内心的一些潜意识会被激发出来,身心放松,不断有新的感受和体验,人们愿意一次次地到访。
在大地艺术节中国项目发起人、瀚和文化创始人孙倩看来,这就是大地艺术节的魅力所在,令越后妻有能坚持25年,并汇集并保存下来这么多来自世界各地艺术大家们的创作。
25年来,超过40位来自中国各地的艺术家先后参展,根据在地乡村形态与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命题,将优秀的艺术项目呈现于田间地头与民宅校舍。
2000年,蔡国强将家乡福建德化窑迁移到越后妻有津南町,借当地的山势建造出一座《龙当代美术馆》;2015年,他再赴越后妻有,于里山先代美术馆展出大型动态装置作品《蓬莱山》。
2003年,建筑师张永和领衔非常建筑,在田间为当地农民设计了一个“画框”空间《稻宅》,形成一幅日常风景。
同年,艺术家刘建华携作品《遗弃》参展,该作品延续了他的《日常》系列陶瓷作品,雪白陶瓷制成的日常物件被密集地摆放在当地一个废弃相扑场中,与当地的地理及人文环境相互作用产生了新的意义。
邬建安作为越后妻有中国艺术基地CHINAHOUSE華园的首位艺术家,于2016年8月華园成立之际同期举办“五百笔与彩风”邬建安作品展,并于2018年第七届艺术节正展期,在華园室野村老屋创作《五百笔之屋》,成为经典永久作品。
同样在2018年,艺术家徐冰参展作品 “背后的故事”系列,成为当届最受欢迎的作品第三位,原画灵感来自日本画圣雪舟的著名水墨画《富士十三保清见寺图》。这一年,建筑师马岩松率MAD建筑事务所创作了大热项目《光之隧道》,使清津峡溪谷观光隧道获得了重生,每年约有30万人前往旅游,现在已经成为新潟县最具代表性的观光热门景点。
此外,管怀宾、林天苗、王耀庆、荣荣&映里、程艳春、王思顺、高瑀、施海、柳亦春、TANGO、殷漪、蔡灿煌等来自不同领域的中国艺术家、建筑师与摄影家在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呈现了优秀的艺术项目。
在即将到来的第九届艺术节上,建筑师马岩松将再次参展,在室野村華园老屋创作名为《野泡泡》的艺术装置。
绘造社创作的巨幅壁画作品《町的漫步》将在里山现代美术馆MonET中展出,留学日本的青年艺术家查雯婷则带来《猫龙灯》。
从越后妻有“華园”,到浮梁与南海
2016年8月8日“CHINAHOUSE華园”正式成立,“ 華”通“花”, 希望在自然艺美之地越后妻有,建一座艺术的“花园”,做为中国艺术家在大地艺术节中的“家园”。
从華园起步,大地艺术节的中国之路也开始了。在中国广阔而丰富多样的地域场景开始了属于本土的探索之路。目前已成功落地并长期开展的地域型艺术项目为江西景德镇浮梁县的“艺术在浮梁”和广东佛山南海区的“艺术在樵山-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以两年为一频次,形成各具特色的浮梁模式和南海模式,第二届“艺术在樵山-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也将于今年秋冬时节开幕。